正所謂千金難換好閒情,萬兩不如度春宵。
巴黎的繁華絢爛,儘管塞納河上千帆過盡,旅人踏破名勝,
那絕代風華,也是半點帶不走。
既然如此
何不至少試著當一日巴黎人
在這個城市自然的活一上天~
在巴黎鐵塔下,遊客的相機喀擦不停,嘴巴更嘰嘰喳喳
但是,
真正的巴黎人,不是路邊閒磕牙喝露天咖啡,就是臥倒草叢睡午覺
鐵塔對於她們,只是巨大的生活擺飾,見怪不怪。
所以說,不如留點時間,給自己一個"活在這個城市裡"的機會,
脫下旅人的僕僕外依,換上閒人的簡便衣褲隨興一番。
夏季的香榭大道,過多的粉塵空中漫舞,
讓盡頭的凱旋門變的模糊,忙碌與喧囂掩去了應有的氣質。
正在過馬路的我,站在路中央匆忙按下快門,
總覺得盡頭裡的凱旋門,面對車水馬龍,顯得有些無奈和不耐煩。
雖然香榭名店不勝枚舉
但我儘以其翹楚之一來個代表性的一張...
離開凱旋門,閒晃欣賞附近的住宅
也是各有風情
沒多久發現Parc Monceau公園,
我又不自主的逛進去, 想來點慢板,
更何況,
這裡是感受巴黎人的好地方,因為遊客不會來,
要怎麼在巴黎過生活,觀察各式各樣的巴黎人,
一定比參考五花八門的旅遊書,更有趣。
公園內環樹的池畔,
列柱半圓形優雅排列,
迎光映水,像是電影中精靈出沒的棲地。
我一向喜歡拜訪城市的公園。
如果河流是城市的樂章,
那綠地就是不可或缺的慢板。
所以去拉丁區,我當然不會忘了盧森堡公園。
這天很幸運,盧森堡公園有免費的音樂會,加拿大魁北克來的青年交響樂團,
演奏著許多膾炙人口的交響樂,圍著涼亭坐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少了音樂會的肅穆,多了生活化的味道,聽眾來來去去,自由而滿足。
隨興走走 既然來到盧森堡公園
我也順便去逛就在附近的萬神殿
萬神殿正面22根巨型列柱氣勢雄渾,令人折服,
此建築以中央巨大圓頂為結構核心,設計靈感來自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這裡也是大文豪雨果的安息之地,盧梭, 佐拉, 伏爾泰, 居禮夫人也都長眠與此。
上方三角形的浮雕門楣-描繪法國自由女神像給偉人們加冕桂冠。
並銘刻「偉人們,祖國感激你們」。
除了萬神殿,
其後方的聖艾提安杜蒙教堂(Paroisse Saint Etienne du Mont)
更是深得我心,
她結合文藝復興跟哥德風格的外觀,
造型優雅而別緻,稍微像城堡的鐘塔上方還有鐘樓,
在我看來令教堂變得可愛而親近。
偶然發現
在巴黎,小車正流行
聖許畢斯教堂也在拉丁區 是巴黎數一數二的大教堂
拿破崙曾在此宴請700名賓客
也是達文西密碼的書迷們 朝聖的地點
因為傳說中千年秘密的聖杯就在教堂中的某處
不少人來一探玫瑰子午線
除了名牌精品
不妨也逛逛傳統市集&地下藝術街
這些都是更貼近巴黎的本色 最自然的風景...
巴黎北區的Marche aux puces de st ouen佔地七公傾
十二個小市場 細分2500個店家
據說是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場 7:00~18:00
周一~六都開放 (搭四號地鐵到Porte de Clignancourt)
地下街也有出人意表的環保設計展...
該逛的各大景點都遊歷後
留一天,試試看不急著拿相機的步調...
"走杜樂麗花園像逛自家後院
遊香榭大道像是享受稀鬆平常
逛蒙馬特區如飯後散步
過凱旋門像過家門
望巴黎鐵塔時不再自拍
進聖母院懶得喧嘩..."
說到這,難道是要半點情調也沒有了嗎?
恰好相反,這些"鬆"
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腳步慢下來,
把花都的繁華,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背景
試著當一下巴黎人,而不只是一枚朝聖巴黎的旅人 ;)